神龙捕鱼
时政要闻
首页 / 党群之家 / 党建e家 / 时政要闻 / 时政要闻详情页

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

日期:2012-03-12

“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。” ——摘自《政府工作报告》   

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凝聚民力。社会保障、收入分配、医疗改革、教育公平、环境保护……两会会场中,关系民生福祉的这些热词频频入耳。   

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汇聚成一个声音——伴随经济社会发展,要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,注重人的全面发展,不断提高百姓的“幸福指数”。  

不仅减负,更要增收   

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。代表委员们欣喜看到,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,2147个县(市、区)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,1334万人参保,641万人领取养老金……“这是一张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。”   

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,目的就是要把GDP这个“蛋糕”做大做优。但最终落脚点则是分好这个“蛋糕”,让老百姓得实惠。两会中有代表谈到,在基层调研时发现,老百姓最关心的往往不是GDP的增长,而是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善,特别是个人收入的增长。他们常反问:“GDP与我有什么关系?”代表委员们认为,发展成果惠及百姓,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把GDP变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,把发展成果变成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。   

“要增加老百姓的消费底气,除了减负,还要增收,尤其是增加可支配收入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认为,如果物价比工资涨得快就无法保障民生。上海建立了与物价联动的低保补助政策,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调整,尤其注意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,使居民收入的增幅不低于GDP的增幅,使劳动报酬的增长与经济增长、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。   

在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委副秘书长、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战看来,经济发展的主体是“老百姓”,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尊严,除了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权利,更需给他们创造就业机会,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吸纳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。严诚忠代表也提到,GDP增速预期的放缓,可能带来失业率上升等问题,建议通过优先发展教育、优先解决就业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优化问题。   

“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,促进经济发展转型。”   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姚明宝说,发展也好,改革也好,都要解决好“为谁发展、怎么发展”的问题,我们要改变以GDP增速为单一衡量指标、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短期发展模式,坚持民生优先导向,尽力而为,量力而行,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   

鼓“钱袋”,又要富“脑袋”   

让老年群体更有关怀,让青年朋友更有憧憬,让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在代表委员们看来,这超越了“温饱式”民生,是对“幸福式”民生的一种阐释。老百姓是不是过得舒心、安心、放心,是不是对未来更有信心,不仅仅是生活问题,更关乎人的全面发展。   

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上海,老百姓的需求多层次、多元化,幸福的内涵和要求也在大大拓展。“生态,是市民诗意栖居在城市中的物质保证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说,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考量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,两会中大家对PM2.5的高度关注,充分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,这是更高层次、更新内涵的民生追求。   

拆除违章还河于民、拆违建绿还绿于民……政府的惠民工程也在应需而变,从以往的衣食住行,到现在的绿化、健身、继续教育等。王战说,这些年上海的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增加,从过去的一双鞋,到一张纸、一张床,再到一间房,老百姓出门500米就可见绿,这些都满足了百姓对环境民生的关切与需求。   

“既要鼓‘钱袋’、又要富‘脑袋’。”严诚忠代表分析说,当前,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0.4以下,居民生活正由生存型、温饱型向小康型、享受型转变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文化需求正呈现井喷之势,这就需要创造尽可能多而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,满足人们求知、求乐、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,用“文化民生”来润泽民心。   

不少代表委员强调,人的全面发展,不只是讲物质利益、个人权益,还应包括价值取向、文化权益、法治环境等,比如让市民享受良好的环境、获得公平的机会,同样是民生问题。在社会更加多元化的情况下,“以人为本”是核心,要尊重人的尊严、个性化需求以及选择性和多样性,并提供各种制度保证。代表委员认为,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还有助于弘扬城市精神,从而为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。   

把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  

改善民生,眼光要放长远,不能短视,这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观点。   

“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内涵和要求大大拓展,这就要求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,以满足新需求。”张吉吉人代表举例说,目前,大型居住区建设正如火如荼,而老百姓关心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,他们更在意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、社区管理是否人性化,尤其在乎“最后一公里”、“最后一站”等问题。如果缺乏人性化的配套服务,民生投入即使再高,老百姓可能也不会买账。   

“要从‘管’字当头转向‘服务为先’。”沈志刚代表表示,随着社会领域内服务需求、矛盾协调需求等大增,政府如果一味大包大揽,难以全部解决,需要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,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以志愿服务、慈善公益、老龄工作等为内容的联合性、专业性社团组织,提高服务民生水平。郑惠强委员谈到,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打造更多宜居社区,在就业、医疗、教育、住房等方面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,但要避免以运动式、短期式的方式提供这些服务,而是更多借助社会第三方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。   

在朱国萍代表看来,政府每出台一个民生政策,都要考虑到老百姓的具体反映,在方案制定中提高居民的参与度,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,“因为改善民生,增强人与人的互动、理解和宽容很重要”。   

“民生改善,意在长远。”政府考虑解决民生问题,要从通盘全局考虑,从具体方面让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。姚明宝认为,要在改善民生中逐步缩小差距,促进公平正义,确保每位公民享有平等教育等各项权利,真正使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。